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古村蝶变景区 焕发文明新韵

2025-07-29 08:51:00惠州日报

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古村蝶变景区 焕发文明新韵

稻田小火车等游玩项目是墨园村文旅一大亮点。

  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位于东江畔,这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美丽客家古村落,因先祖曾在这里策马滴墨、圈地为园,得名墨园。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墨园村有着丰厚的文史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涵养出淳朴的村风民俗。

  近年来,墨园村以打造省级“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为契机,着力解决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与群众美好生活追求息息相关的问题,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宣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发布并表彰我省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墨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古村风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文旅业发展每年为村民创收约300万元

  强村富民、乡村发展,才能不断夯实乡村文明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墨园村成立了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产业为核、多方联动、强村富民”的乡村运营模式。

  墨园村以强村公司为核心引领发展,以“保底租金+收益分红”招募乡村合伙人8家,孵化咖啡、茶饮、游玩、农特产品、培训游学等5个业态。

  合伙人联合创新打造墨园特色IP文创周边,建设“墨园有礼”品牌运营中心,搭建“墨园印象”自媒体平台扩大乡土品牌“声浪”,推出稻梦空间、墨园印象咖啡、茶野小馆等运营项目,盘活大夫第、老书室等历史建筑,打造“古村民俗—东江观光—农耕体验”沉浸式古村游玩路线,实现了从行政主导到市场主导的转变,突破了“有输血无造血”“有人建没人管”的发展瓶颈。

  “这是一个合伙人、乡村、村民‘三赢’的合作。我们协助运营乡村咖啡馆,村里优美风光和文旅业态也为我们的咖啡品牌持续‘吸粉’,零基础村民经过培训成为一名咖啡师,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工资有3000~3500元。”分界线咖啡坊负责人姚东平说,他们在墨园村开展咖啡主题活动,结合乡村农场果蔬,推出稻香咖啡系列,让更多“咖粉”来乡村品尝另一番风味。

  “墨园古村旅游区已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实现‘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节假日来‘村游’的人数爆棚。”墨园村党总支书记刘红兰说,目前墨园村年均可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文旅业发展每年为村民创收约300万元。

  建设惠民载体 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

  一手抓强村富民,一手抓惠民实事。墨园村坚持“基层党建+文明创建”双擎驱动,以“星级文明户”“党员示范岗”评选为抓手,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共建格局。

  党建引领下,墨园村探索出乡村治理新路径,在惠城区率先试点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并运用“粤治美”小程序,实现积分制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以“积分评定+兑换物品”、志愿活动加分等方式,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良性循环。

  不仅治理文明,墨园村还将文明实践贯穿到各类惠民实事中。为打造未来社区,墨园村以“水墨故园,遇见未来”为主题,全力描绘乡村幸福画卷——翻新了村里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恒兴书屋,打造了儿童友好阅读空间,千册精选图书入驻书屋,每月都有丰富的儿童阅读活动,专业阅读志愿者线上+线下领读,带动更多儿童爱上阅读,乡风文明从阅读开始。

  此外,村里还通过盘活存量闲置用房,利用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强化场景空间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飞行影院、谷仓乐园、人才驿站、糖水铺、长者饭堂、乡趣谷相继完成建设,为村民提供了“寓文明于服务、化传承于日常”的惠民载体。

  惠民场景实,乡风文明扬。“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多,我感觉住在村里比城里还好。”村民陈日强为丰富的惠民场景点赞,村民还主动去做村史文化宣讲员,为游客宣传墨园历史文化,引导游客体验古村文明之美。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匡赟 通讯员郑惠茹 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