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12月23日,博罗县“让新思想走近群众 奔向美好生活”微宣讲进基层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实践活动走进公庄镇,在博罗县三乡中学举行。这是此次微宣讲系列巡讲首次走入校园,用党的创新理论,为青少年启心智、正思想,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大力实施储备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2023年12月23日是博罗县三乡中学80周年校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微宣讲活动来到这里,也为这个办学历史悠久的当地名校,献上一份厚重而特别的生日礼物和生日祝福。
以正能量为青少年正思想
少年朝气蓬勃,不拘泥形式,善于求变,追求创新。此次微宣讲继续在形式上创新,用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新思想,浸润心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国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得到教育的重要组成。宣讲节目《万疆》,由博罗县三乡中学的学生作为宣讲员。她们以舞蹈的形式,辅于优美的旋律,表达着青少年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爱国之情。宣讲节目《国家》则以演唱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国家的重要性,表达着人们对国家的热爱。旋律、歌词加上现场演绎,让各位观众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宣讲节目《春风十万里》以歌曲的表达方式,赞美新时代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弘扬中国梦。宣讲节目《风吹稻花香两岸》以优美的舞姿,寄托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折射出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

宣讲节目《万疆》。
有国才有家,爱国从爱家、爱家乡开始,这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记者留意到,在宣讲节目的编排中,体现家乡情节,激发爱家、为家乡自豪的宣讲节目占比不小。《为你喝彩我的城》以演讲的呈现方式,讲述着家乡的变化,点燃了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激情。《美丽公庄》《水花谣》分别以歌唱、舞蹈的形式,展现公庄之美、乡村之美,让大家伴随着音乐和舞蹈,沉浸于家乡美,从而更爱家乡。《传承公庄传统文化 厚植爱乡情怀》则以更直白的演讲,告诉人们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呼吁大家爱家乡,建设家乡。《我不一样的朋友》则是讲述了爱护大自然,保护绿水青山的故事。

宣讲节目《水花谣》。
《脊柱健康公益讲座》宣讲节目,关注青少年的脊柱健康,让青少年更加健康成长。宣讲结束后,宣讲老师及团队现场为群众开展了脊柱义诊。有奖问答环节,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大家在问答中加深对宣讲知识的理解,让新思想更加入脑入心。
用新思想唤起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精神
2023年12月23日适逢博罗县三乡中学80周年校庆,这里是公庄镇当天人气最旺的地方,不仅在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外出乡贤均云集于此。宣讲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讲到哪里。在此进行微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更多群众的心里,青少年、党员、群众、外出乡贤……

学生积极互动问答。
在现场,宣讲一开始,就把现场的观众,紧紧地拧在一起,大家认真聆听、仔细观看、用心记。讲到精彩之处,大家报以掌声和喝彩声,这是现场给予微宣讲的最大肯定和认同。一个个精彩的宣讲节目,一段段精心准备的宣讲内容,犹如一股股暖流注入群众心里,让藏在心中的家国情怀愈发浓烈,形成为家乡建设的源源动力。博罗县三乡中学学生小刘说:“微宣讲很生动,很有感染力,很受教育。”
而现场活跃着的志愿身影,他们或协助布置会场,或维持现场秩序,或为大家递上热气腾腾的姜茶,或协助活动的开展,这是当地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正能量的具体体现。在稍早进行的博罗县三乡中学80周年校庆活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外出乡贤等也在为活动贡献力量,大家齐心合力,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些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公庄镇落地生花的真实写照,是善良正气公庄人的一个缩影。

宣讲结束后,脊柱健康宣讲员及其团队现场为群众进行脊柱义诊。
用“乡音”传递“政声”,用“家常话”讲透“大道理”,通过这种活灵活现的微宣讲方式在基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一直以来,博罗县公庄镇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全覆盖的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思想送到最基层,送进百姓的心坎里,唤起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实施,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凝聚力量。接下来,该镇还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惠报全媒体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公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