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我们计划在寒假期间举办“捡跑护绿,植物科普”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捡跑护绿,植物科普”——捡跑:以慢跑+捡拾垃圾的方式,环湖捡拾垃圾,形成环保意识;护绿:沿途拔除鬼针草,了解入侵物种的危害;认识环湖山上的本土物种(故事性、科普性、系统性),进行植物科普教育。
一、捡跑,收获了健康,保护了地球
惠州桃花源,水美山秀绿意盎然,是惠州的一张名片。市民来这里跑步健身,其中有一批志愿者在这里一边跑步、一边捡拾路边的垃圾。寒假来临,在惠州社会工作部的倡导下,惠州捡跑协会、惠州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生也来桃花源捡跑。环湖一周5公里,锻炼了身体,捡拾路边的垃圾让环境更加美好。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参与的学生人数达到XX人次,活动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塑造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植物科普,给未来一片绿色
地球,这颗拥有46亿年历史的蓝色星球,如同慈爱的母亲,孕育着万千生灵。每一片叶子、每一棵树都是她赠予我们的礼物。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从孩子们开始。桃花源周边山林有惠州常见的本土物种,这是身边的教育资源,通过引导学生们观察和专家的讲解,增强了对身边植物的认识,加强青少年儿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我们的植物科普分三个阶段。
(一)初步认识 安全应对有毒植物
孩子们对植物谁有毒、谁能吃很感兴趣,这也是让孩子们认识植物的重要契机。我们在介绍路边山坡上的植物时,告诉他们,哪些植物有毒,如山菅兰、羊角拗、断肠草,不能玩耍,更不能吃。有些植物是极好的观赏植物,如待到山花烂漫时,石斑木迎来了春天,假鹰爪带来了芬芳,桃金娘羞答答露出微笑、待到秋天留下可口的果子……
植物的故事更引人入胜。我们讲了断肠草和我们的祖先神农氏的故事、艾胶算盘子和头细蛾的互助故事,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沉浸在美好的故事里。
(二)进化有别 生态价值各有不同
在认识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我们从生物进化的层面介绍这些植物的进化程度,从孢子植物到种子植物,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知道菊科植物是进化程度很高的植物,而薇甘菊、假臭草、鬼针草、飞机草均为菊科,它们生存本领强,会挤压其他草本植物的生存空间,这是它们被认定为恶行入侵物种的原因之一。
不同进化程度的植物分散到山上,就构成了生态系统,它们各有作用,黄牛木,本土耐干旱植物,树干坚硬,可做农具木柄。芒萁,防止水土流失的先锋植物。有的植物成了我们的食材,如乌毛蕨,嫩叶可以当野菜吃的;三桠苦,广东凉茶的配方。
(三)植物文化 树立种质资源保护意识
仅仅认识身边的植物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又开展了植物小课堂。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上,还涉及到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我们??介绍了植物保护自己各显神通,如叶子长绒毛避免虫子啃食,果实好吃但核坚硬、种子有的有毒避免动物吃植物的种子等。
讲了水稻在中国被驯化的故事、袁隆平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让我们中国人牢牢地端住了自己的饭碗。让孩子们知道,如果没有水稻野生亲本,杂交稻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不要让它们消失。引用钟扬教授的观点“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让孩子们认识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理解清理恶行入侵物种的意义,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感觉收获慢慢。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跟着乔老师捡跑了几次,学到了好多知识,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路边的植物,不停给车上的家人“科普”。另一位家长说,乔老师每天早上耐心的科普,让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易懂,孩子们很快掌握,孩子们在活动中进入有趣的植物世界,开启了孩子们探求知识的大门。
通过沉浸式的观察和学习,激发孩子们观察自然的热情,深入了解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契机和环境,让他们在自然中探索、发现、感悟,来增强对自然的理解,关注和热爱动植物,呼吁保护濒危的动植物,从认知、意识和行动等方面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