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东江公益大讲堂第二期(培训视频)
什么是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4月25日上午,惠州东江公益大讲堂第二期在惠州博物馆开讲,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系统负责人王虎做了主题为“社区志愿服务整合与拓展”的演讲,讲堂通过讲座与互动的方式,分享了如何开展好社区志愿服务的经验。来自惠州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以及一百多名志愿者到现场倾听。讲座结束后,惠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局长、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韩维斌颁发聘请王虎为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师资库顾问证书,同时向王虎赠送惠州志愿者服装。本次活动由惠州市文明城市工作局、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主办。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局长、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韩维斌颁发聘请王虎为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师资库顾问证书。
社区志愿服务核心文化24个字
“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很辛苦,只有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社区志愿者,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让一根针穿起千条线。”王虎说,只有明白了要做些什么,才能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更加规范化的开展好社区志愿服务。
王虎介绍,社区志愿服务总任务是通过志愿服务做好社区工作,通过社区工作推动志愿服务。针对如何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他认为,可以细化成4个阶段,分别是前期的需求调研,志愿者招募,科学的管理实施,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总结记录。
“社区志愿服务的核心文化我总结出24个字,真正理解了,才能对社区服务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王虎从六个方面以24个字总结了的社区志愿服务的核心文化,理念:奉献、友爱;素养:善良、诚信;原则:平等、正义;态度:开放、包容;体验:快乐、充实;效果:凝聚、成长。
在讲座中,王虎还提到,要管理好志愿服务队伍,首先志愿服务队伍需要确定一个核心人物,否则队伍很容易散,同时还要有专人负责策划,专人负责对外联系,另外还要不断地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演讲结束后,王虎还与现场的志愿者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志愿者们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遇到的有关疑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第二期东江公益大讲堂上,志愿者与主讲嘉宾王虎进行了互动交流。
志愿者全程录像回去分享
“听了这个讲座后,我受益匪浅,对于在今后志愿服务队应该怎样去管理,怎样去发展,都有了一个明晰的方向。”万顺社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石伟君告诉记者,他们的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一开始活动推进还算比较顺利,但随着活动类型的逐渐增多,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就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他倍感困惑和吃力。“这次讲座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已经把本次讲座的全部内容记录下来了,回去之后我将与自己的团队以及身边的志愿者朋友分享。
曙光公益协会会长欧海燕也认为,讲座就如何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分析的很详细。“这样的培训开展的非常及时、有意义,讲座解开了我们很多疑惑,这也给我们今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欧海燕说,讲座让她豁然开朗。
专访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系统负责人王虎
惠州每天都有志愿者在注册
活动结束后,《东江时报》记者对王虎进行了专访。
《东江时报》记者:王老师,您好!最近这两天您先后到市区、博罗、龙门等地考察、了解惠州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情况,考察后,您对惠州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工作有什么印象?
王虎:我先后到惠州市区、博罗等地参观学习、了解惠州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发展情况,整体感觉惠州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得特别踏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东江时报》记者:目前惠州志愿服务网的数据已经导入中国志愿云系统,从惠州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处了解到,这个数据的准确率达到95.24%,通过系统的人数也达到32万多,这样庞大的数据对惠州而言是不是一个理想的状况?
王虎:目前惠州常住人口有400多万人,惠州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超过常住人口的8%,完全符合文明城市创建要求,而且每天都有志愿者在注册,注册已经常态化。
《东江时报》记者:目前惠州正在实施“党工+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您觉得这样模式怎么样?
王虎:这个模式非常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也在2014年在贵阳召开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专门推进党员志愿服务,惠州实施“党工+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