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的声音、爽朗的笑声、豪迈的性格……出生于陕西的于涛除了有着典型的西北人特征,还保持着退伍老兵的干练与担当。改革开放年代,从部队退伍后的于涛怀揣着梦想南下广东打拼创业。年近花甲之年,他又重拾画笔,用满腔热情描绘鹅城风采。近年来,于涛一直行走在艺术与公益路上,多次参加惠州市美术家协会送文化下乡等文艺志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续写军人情怀。
写生创作中的于涛。
从小喜欢绘画 如今热心公益
“八一”建军节前夕,于涛位于博罗县城的工作室布置好了,除了自己在其间进行绘画创作外,所在社区里的不少孩子也经常过来,练习书法绘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于涛告诉记者,正值暑假期间,社区里有些孩子家长没空带,他就把自己的工作室让出来,免费提供给孩子们学习。于涛的这份热心肠,既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善良,更是一位退伍老兵的担当。
1983年,17岁的于涛服役于西部战区某野战部队。部队的生活,不仅培养了他的纪律性和责任感,更造就了他的赤子情怀,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后来,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于涛考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之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为了提升自己,他又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进修了两年。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从中央美术学院结业之后,于涛怀揣着梦想南下广东,打拼创业。他投身地产行业,凭借一股韧劲和从部队锻炼出来的永不服输精神,先后成立了5家公司,自己也成为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
在生意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于涛感觉想做点什么回报社会,于是走上了公益之路。此间数年,他经常以企业的名义投身公益,捐款捐物,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临近花甲重拾画笔 用心描绘惠州风貌
这些年来,于涛一直忙于事业,只好把绘画的爱好埋于心底,但对绘画的热爱一直没有磨灭。前几年,在朋友黄吕平和何水泉等人的鼓励之下,时隔30多年,临近花甲之年的于涛又重拾画笔,捡起了自己的绘画爱好。黄吕平和何水泉都是惠州市美术家协会的知名画家,在他们的鼓励和指导下,本就有着扎实绘画功底的于涛开启了人生第二春——绘画。此后的日子,一有时间,于涛就专注于写生和绘画,绘画水平也不断精进,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以及省市美展并获奖。其中,油画作品《港湾休渔期》荣获广东省第十六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铜奖;作品《东江暖阳》获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惠州市写生创作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凭借自己的努力,如今的于涛已成为惠州市美协会员;惠州市新文艺群体理事,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写生中国惠州分部主席。
于涛的绘画风格就像西北人的性格一样,奔放硬朗大开大合;融入了中国画元素,中西结合不拘小节。
在于涛的绘画作品中,胡杨树经常成为他描绘的主角。用于涛的话来说,这也是军旅生活对他绘画的影响。在大西北当兵,苍劲挺拔的胡杨树不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胡杨精神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胡杨又称“沙漠英雄树”,被称为“站着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朽”。“人们赞美胡杨,不仅因为其风姿,更因为胡杨的生命力中蕴含着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精神。”于涛告诉记者,这也正是他喜欢画胡杨的原因。
除了胡杨,生活在惠州多年的于涛更是把画笔对准了惠州。“惠州被称为鹅城,非常美丽宜居,是一个舒适又包容的城市。”于涛告诉记者,他很喜欢惠州,惠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城市变化,都值得用画笔去记录。近几年来,东江边、城市中、田野里,总能看到于涛写生绘画的身影。作为写生中国惠州分部主席,他经常带着美术爱好者们到惠州的多个角落写生创作。
于涛的作品《东江暖阳》近期刚被拿到省里参评。这幅作品正是创作于博罗县城的东江边,描绘的是疍家渔民上岸过上幸福生活的场景。因此这幅画又被他取名为《幸福生活》。
这些年,朋友黄吕平一路见证了于涛在绘画方面的成长。在他的眼里,于涛的努力没有白费,绘画风格日渐成熟。他告诉记者,“于涛的油画真正融入了他的感情,是很有激情地创作出来的,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画面纯朴没有太多华丽花哨的色彩,画如其人,踏踏实实!”
踏上文化公益路 用画笔传递温暖
时隔30多年重拾画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什么让于涛坚持下来的呢?于涛告诉记者,刚开始绘画的过程也有点“痛苦”,除了朋友的不断鼓励,他从绘画中找到了另外一种意义——公益。于涛经常参加惠州市文联、惠州市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送文艺下乡等各种文艺志愿活动,用手中的画笔为更多人传递温暖。
让于涛印象深刻的是他用油画记录乡村,帮村民留住乡愁。2020年前后,于涛等画家受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村委会之邀,来到邓演达故里、“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鹿颈村,对该村即将拆迁的部分旧村落、老建筑进行描绘写生,以《记住乡愁》为主题,通过艺术创作,让一代代鹿颈村人记住乡愁,不忘故里,努力拼搏,感恩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村里的一些旧建筑、老房子面临拆迁,用油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给后代们留下一些村子的记忆,非常有意义。”于涛告诉记者,为了创作好《记住乡愁》,他们三次来到鹿颈村,跟村里的老人聊天,了解一些老建筑的历史和村子的风土人情。他们共创作了近20幅油画作品,被村委会永久收藏,鹿颈村委会还为他们颁发了收藏证书。据悉,这批油画原创作品长期陈列在该村文化室,供村民及前来邓演达纪念园的游客参观欣赏。
2020年10月,于涛参加了惠州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送文艺下乡活动。他们来到惠城区汝湖镇仍西村,以赠送书画、现场创作等形式,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人居环境改善中。此次活动吸引了100多名村民参加,不少村民拿到画家赠送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们希望以后能多举办此类文艺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于涛还受邀参加了为基层优秀党员创作肖像画活动,栩栩如生的肖像画,受到当地政府和优秀党员的高度赞扬。
一桩桩、一件件……这几年来,于涛一直行走在文化公益的路上。
于涛说,他以前没想到手中的画笔还能做那么多事。“以前主要是捐款捐物,没想到,绘画也可以做公益。”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多次参加送文艺下乡活动,每当看到当地村民脸上的笑容,他感觉非常欣慰,“这也是通过文艺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对于未来,于涛说,除了继续文化公益之路,他还要创作更多反映鹅城风貌的绘画作品。近期,他准备以惠州大桥、隆生大桥、合生大桥以及在建的鹅城大桥为对象,创作“桥”见惠州系列油画作品,以惠州的桥为缩影,来反映惠州城市的发展变迁。
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宫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