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东江水质挺不错的,但是岸边还是有一些垃圾。”在惠城区东江流域横沙段,黑瘦个子、一个拿手皮袋,一手垃圾钳的陈加华,熟练地夹着岸边草堆里的垃圾。
志愿者在东江边上捡拾垃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延绵不绝的东江,千百年来滋养着两岸的城市和人民,作为广东四大水系之一的东江,肩负着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近4000万人口的用水。近年来,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后,惠州的每条河流、每座湖泊就都有了它的“专属”河长,除了这些“专属”河长,惠州还拥有一批“民间河长”志愿者,他们也是惠州水生态文明的守护人,陈加华就是其中一个。
陈加华。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一人巡河影响带动一群人护河
站在东江横沙段,抬眼望去就是开阔的东江,江水静静流淌着,蓝天下,青山绿水掩映中的村落静美得像一幅画。陈加华看着美景,眼里容不少下一粒“沙子”:“你看,这些垃圾应该都是一些市民在此野餐、游玩时丢下的。”草丛林,有一堆堆空的玻璃瓶,废弃的包装盒。
志愿者在东江边上捡拾垃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这是“民间河长”巡河的五步流程。“一看水,主要看水质情况,如果水面五颜六色,就说明有污染,我们就会寻找污染源;二查牌,就主要查看河长公示牌有无缺失、污损;三巡河,就是在河边走走看看,看看河流周边情况,四访民即还要到附近村庄对村民进行走访,告诉他们有污染情况可以跟我反映,五落实即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河长APP反馈,有关部门收到信息第一时间会去处理,然后把处理情况通过APP反馈给我,我再进一步查看处理情况。”陈加华说起他的“工作”来如数家珍,他车上备有捡拾工具装备,只要有时间就会像今天一样走到哪捡到哪。
志愿者在东江边上捡拾垃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五年前,陈加华带着孩子到位于中信大桥的东江岸边玩耍,发现江边有不少市民丢弃的垃圾,就带着孩子捡垃圾,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加入了他的队伍,一传十,十传百,队伍不断壮大,他创建了义家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河小青”志愿活动。2019年,惠州招聘了首批39名志愿者河长,即“民间河长”,陈加华成为其中之一,他也是首批广东省东江流域跨界河湖“护河志愿者”,开始用脚“丈量”东江。几年来,他深入到东江大小支流、田间地头,深入到当地群众中,了解东江支流现状、发现东江支流存在的问题,宣传如何保护东江母亲河,为保护一江清水做出自己的贡献。
亲子志愿巡河护河。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陈加华 摄
去年,有一次巡视梁化河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我们前期得到线索,梁化河有不法分子偷沙挖沙。”陈加华说,由于这条河沿途经过军管区,不能使用无人机勘察,加上没有道路和丛林密布,只能选择在惠东梁化镇乘坐皮划艇沿河探查。当天艳阳高照,河道上毫无遮盖,他和其他几位民间河长顶着烈日,在河道中边开边看,期间还被冲上了几处浅滩,需要拉着艇在河道中行走。经过了2个多小时航行,最终大家在平潭安全上岸。
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艰难险阻,但这次巡河也“收获”颇丰,“我们发现了偷采河砂的点和部分采砂设备。”陈加华把这次巡河发现的问题记录上报,很快,有关部门组织便对这些违法设备进行了收缴,梁化河偷沙情况被有效遏制。
走到哪巡到哪 团队巡河志愿服务超26万小时
几年来,陈加华走到哪里就巡河到哪里,广州增江边,深圳、东莞、韶关、河源,惠东梁化……凡属东江流域的江河,陈加华都会去看看,那辆红色的现代代步车经常满车泥泞。他还有不少村民“线人”,一发现有河流污染情况,就会主动跟他发线索报告。这几年来,他上报偷排污水7宗,江面漂浮死猪5宗,偷采河沙2宗。
志愿者们在参与“河小青”亲子志愿环保活动。
陈加华影响带动了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志愿者队伍从开始的16人发展到现在超5000人,下属巡河小分队9个,日常活跃在东江两岸,服务队巡河志愿总时长超过26万小时。今年以来,在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将观鸟科普知识融入巡河过程,拓展青少年参与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互动性,让青少年在参与河湖保护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掌握更多的生态环保知识。
百名“民间河长”齐护河清岸美
在惠州,像陈加华这样的“民间河长”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今年,惠州选拔出的第二批市级民间河长100名,他们担负起下来两三年河湖环境保护者的角色,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工作,并将深入全市的大小河流、湖泊一线,实地查看入河(湖)排口、水面及沿岸保洁、河长公示牌设置等情况,并及时向各级河长办及有关部门反馈河湖管护问题并提出建议,为粤港澳大湾区中这座宜居之城,增添一抹河清岸美的怡人的景象。
开展巡河护河实操。
除了开展巡河活动外,“民间河长”还会结合实际各展所长,开展一系列与水生态文明有关的公益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如陈加华就常态化开展“河小青”巡河护河亲子志愿服务;“民间河长”、惠州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会长路小轩,开展系列海洋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民间河长”方意树,经常发动中学生参与巡河护河活动,投身到大亚湾生态环境保护的火热实践中,努力成为保护大亚湾的“绿色卫士”……这些“民间河长”紧紧围绕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这个河长制工作目标,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激发带动广大志愿者、市民群众参与关爱、保护河湖行动,齐心协力维护惠州美好人居环境。
文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