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惠城区正式启动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医护人员们入校园为学生接种,我市的志愿者也纷纷进入校园,助力疫苗接种,为保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筑上一道防疫屏障。
11月2日,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开展疫苗接种,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排队接种。记者在校门口看到,一进校门就有志愿者查看家长的粤康码,绿码家长才能进入校园,接着就有志愿者查验是否下载好“粤苗”并生成接种二维码,查看“知情同意书”等接种必须材料是否齐备,从引导排队接种到留观区,每一个环节都有志愿者在指引协助。现场,一位学生因为害怕打针,扭得不敢看,志愿者用手捂住他的眼睛,轻声细语地安慰:“没事,一下就好了。”
志愿者入校园助力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从10月30日开始,我们就协助河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校园,助力疫苗接种。”义家人河南岸志愿服务队队长黄素娜告诉记者,该队一直助力市民新冠疫苗接种,队里的志愿者对疫苗接种流程都十分熟悉,所以一开展这样大型的疫苗接种工作,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就主动报名了。据悉,四天来,每天都有30多名志愿者进入河南岸辖区的校园,服务一线疫苗接种,“河南岸社区服务中心到哪所学校开展接种,我们志愿者就服务到哪里。”
志愿者入校园助力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学生疫苗接种,需要查验“粤苗”生成的二维码、知情同意书等材料,有些家长事先没有准备这些材料,志愿者就一一细心为家长解说;有些家长不会下载使用“粤苗”,志愿者就手把手向家长讲解;还有一些家长在外地,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孩子前来接种,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志愿者就微信与孩子家长联系,指导家长将粤苗注册……这些小难题,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都一一得到解决,顺利地助力校园疫苗接种。
“1日,我们进入河南岸中心小学助力疫苗接种,学生给我们献上了花,我们十分感动,队友们表示大家将再接再厉,继续助力疫苗接种,为我市建立防疫长城献一份力。”黄素娜说,到10号该队志愿者都将随河南岸社区服务中心进入校园助力疫苗接种。(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