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仲恺星火”理论宣讲比武决赛举行
激情讲述凝聚发展磅礴力量
参赛选手台上宣讲。
一枚靶芯托举“中国芯”,一把剪刀剪出邻里情,一只井盖折射民生温度……日前,TCL科技大厦三楼多功能厅掌声如潮,仲恺高新区第二届“仲恺星火”理论宣讲比武决赛举行。10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宣讲员,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仲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娓娓道来,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自2023年启动以来,“仲恺星火”计划已开展宣讲500余场,覆盖群众超6万人次。这场以“赛”促讲、以“讲”促干的活动,正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载体,也为观察仲恺高质量发展打开一扇生动窗口。
以赛促讲
决赛优胜者将纳入讲师库
本次活动以“展现仲恺高质量发展故事”为主题,持续3个月,吸引了来自机关、企业、学校、村(社区)等不同领域的20余名选手参与初赛角逐,最终10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选手涵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者、驻村选调生、基层公务员、企业研发人员以及农产品加工从业者等多行业代表,他们化身时代故事的“解码者”与“讲述人”,围绕“百千万工程”“新质生产力”“基层治理”“文明实践”等主题,结合亲身经历,用朴实语言、鲜活案例和真挚情感,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故事。
“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传递。”区党工委委员、区综合办公室(宣传统战办公室)主任王云波表示,此次大赛旨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讲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在仲恺走深走实。他强调,全区各级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理论宣传宣讲工作,挖掘培育优质宣讲员和宣讲课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宣讲;各宣讲员要强化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仲恺高质量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从工作实践中挖掘优质素材,在更广阔的基层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在更高的平台讲好仲恺高质量发展故事。
据了解,决赛优胜者将纳入区“仲恺星火”理论宣讲讲师库,参与后续基层一线的巡回宣讲活动。
“声”入人心
用“百姓话”讲活“新思想”
活动现场,10位选手轮番登台,围绕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绿美广东等时代主题,展开充满温度与力量的讲述。他们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诠释党的创新理论,用“百姓话”讲活“新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科技创新是仲恺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广东江丰电子的郭芬以《小靶材,撬动中国芯》为题,讲述了小小“圆盘”——超高纯度金属溅射靶材的故事。它虽不起眼,却是中国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之一。她动情回顾姚力军博士放弃国外高薪、毅然回国创业的经历,及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艰难历程,最终让国产靶材应用于华为芯片与北斗卫星。郭芬的讲述不仅折射出企业自主创新的艰辛与荣耀,更是仲恺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温暖不仅在实验室,更在街头巷尾。陈江街道的“心·义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剪出人间温情。街道工作人员云姐带领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一次服务中意外发现燃气泄漏,避免了一场悲剧。
基层治理的温度藏在一桩桩关键小事里。区城乡建设和综合执法局退役军人谢文奇,从“投诉井盖的市民”变身“修井盖的公务员”,他带领团队用6个月逐个研判1000多个问题井盖,特制重型井盖并优化施工方案,让曾经的“闹心路”变身“安心路”,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生态环境分局的廖梓彤讲述污水管网施工从村民因风水阻拦施工,到“管网议事会”自发护管的转变,揭示基层治理的成效始于政府“推动力”、成于群众“跟进度”。
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仲恺大地徐徐展开。沥林镇泮沥村驻村选调生谢岳轩,讲述红头葱从滞销到出口新加坡的故事——村里成立合作社,整合土地、统一产销,带动村民年增收450万元;潼湖玳瑁村的邓丁凡,用古法龟苓膏产业带动百人创业;宣讲员罗姗记录农妇黄玉兰十年种花,将污染村庄变为“现实版莫奈花园”,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此外,区检察室的吴昕彤用沙盘游戏守护涉罪少女,区政法信访办的欧思怡讲述仲恺政法队伍如何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多元解纷体系化解群众难题,陈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丘家攸讲述守护居民健康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邀“00后”宣讲员,刘展霖讲述了翼飞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F5穿越机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之路,年轻的声音里满是朝气与闯劲。这些故事扎根仲恺大地,有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有基层治理的暖心细节,有科技创新的突破攻坚,更有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这些关于奋斗的故事,如点点星火般持续传递,凝聚仲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持续创新
在全区设立20家星火讲堂
台上,宣讲员激情澎湃;台下,观众凝神倾听,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一位来自仲恺某科技企业的员工感慨道:“这些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百千万工程’并不遥远,它们正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汇聚而成的。”
决赛采取评委现场打分制,从讲述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整体效果四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定。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4名。此外,本次活动还增设网络投票环节,两位宣讲员凭借超高人气荣获“最佳人气奖”。
“仲恺星火”理论宣讲的核心魅力不仅在于它是理论的“传声筒”,更在于其切实发挥了发展的“助推器”作用。自2023年创新打造“仲恺星火”理论宣讲计划以来,“仲恺星火”品牌效应日益显现,通过“宣讲比武+讲师库+课程库”的方式,推动党的理论下基层、进社区、入企业。共组建10支特色宣讲队,整合区内党员干部、学者专家、企业人才和百姓名嘴等多方力量,培育核心讲师50余人,推出情景剧、小品、快板等一系列创新宣讲作品,在TCL、德赛等重点企业和镇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设立20家“星火讲堂”,构建起理论传播、政策解读与文化服务深度融合的立体化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宣讲活动500余场,受众达6万余人次。
展望未来,“仲恺星火”将继续创新形式、扎根基层,以更贴近群众的方式讲述仲恺故事、传播仲恺声音,让党的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为仲恺奋力谱写千亿高新区发展新篇章,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惠仲宣